疫情期间照顾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舅舅两年多,
事后却被舅妈起诉不当得利。
是诚心照顾还是另有所图?
这场“亲情”与“利益”的纷争,
最终将如何收场?
近日,
湖南省宁乡市人民法院审理并宣判了
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
蔡先生(现年72岁)、王女士系夫妻,小刘是蔡先生的外甥女。
2020年左右,蔡先生开始出现智力、记忆力减退、言行乱等情况,经常在家翻箱倒柜,外出乱走,不能独立生活,需要王女士照料。
2019年12月底,王女士前往海南过年,将蔡先生交给小刘照顾。随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王女士无法返长,小刘继续照顾蔡先生。为支付保姆工资、医疗费、生活费等,蔡先生将自己的银行卡交给了小刘。
自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小刘共计照顾蔡先生2年多,主要是负责帮忙结算保姆工资、购买家庭所需物品、帮忙出面在处理医院的相关事务,具体照顾舅舅的日常起居由保姆负责。之后王女士虽然顺利回来,但一直一个人居住,没有将蔡先生接回。
2022年5月26日,蔡先生被正式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同日,王女士将蔡先生接回家。
得知丈夫将银行卡交给了外甥女,王女士认为小刘非法占有了蔡先生资金29万余元,遂诉至法院要求返还不当得利。
法院经审理查明,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小刘从蔡先生处共计取得28万余元,核减扣除保姆工资、生活费、医疗费等费用以及小刘已退还的15000元后,法院确认小刘应退还的款项共计10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法律有尺度,司法亦需要温度。蔡先生出现阿尔兹海默病的先兆,王女士作为其配偶应尽到主要扶养义务。但王女士前往海南独留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蔡先生在家中。小刘作为蔡先生的外甥女,对蔡先生本无法定赡养义务,但仍在疫情之下承担起了照顾蔡先生生活起居的重任,故法院认为,在双方矛盾之外,王女士亦应看到并认可小刘在两年半的时间内照顾一位阿尔兹海默症病人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亲情本不应用金钱来衡量,但在本案中,王女士既已享受到了小刘所付出的辛劳带来的省心,那么在双方已因此事产生经济纠纷的情况下,将该辛劳折合成一定经济价值亦合乎情理。因此,法院酌情将小刘需退还的金额减少为8万元。
案件判决生效后,小刘积极履行了法院判决确定的义务退还了8万元款项。
法律不外乎人情,法院判决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案件的处理要做到合理合情合法。本案当事人本争议较大,双方互不相让。办案过程中,承办法官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案件审理中,考虑小刘照顾亲人的诚心、孝心和实际劳动付出,果断减少应退还的部分款项,意在鼓励这种善、孝行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本案当事人从最初的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到最后的积极给付、握手言和亦体现了亲情的力量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案件的办理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来源:宁乡市人民法院